新闻标题:
发布时间: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列表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蓓蕾社区开展《探究孕育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文化大讲堂活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

“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正因为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的赞叹,才使得此句慷慨激昂,更加豪情奔放。

作为世界文学之都的南京描述地理格局的作品也是多不胜数。11月17日,蓓蕾社区2019年“宣德堂”文化大讲堂第十四场活动《探究孕育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在建邺书房举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亦锋从史前时期南京人居环境、“虎踞龙盘”地理形势、现代南京地理与城市景观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地理局对景观、文化的影响。

姚老师表示,从地理视角研究历史城市的人地关系系统,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抓住城市风貌的本质,从宏观层面把握城市的文化生态,明晰城市景观整体性、逻辑性和连续性。

南京为什么能成为文学之都?姚老师指出,由于地理空间原因,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王朝多为短命王朝,因此悲剧多次发生,引发了文人的无限感叹,造成了文学繁荣的现象。比如唐朝杜牧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诗句。比如清孔尚任《桃花扇》唱词:“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树垂杨。偏是江山胜处,酒买斜阳。勾引游人醉赏,学金粉南朝模样。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但另一方面,由于南京是江南形胜地,独特的地位,繁荣的经济,也吸引了一大批的名家在此创作,比如《文心雕龙》、《世说新语》《昭明文选》、《闲情偶寄》、《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

“地理、历史、文化互相影响,紧密相联,体会更深了”刚听完讲座的李先生说到。通过活动,让广大市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文学之都南京的内涵特色,在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上一篇:凤栖苑社区组织参观党员教育基地
下一篇:“小雪”降温不降“热” 清荷北园社区...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