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门社区开展“非遗传承.云锦之旅”少儿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19-11-28
作者:mchjdgly
浏览次数:590
[打印新闻]
[收藏新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留给炎黄子孙极为珍贵文化遗产,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久负盛名。为了让青少年更加直观、细致、深入的了解南京非遗文化,将“活态”传承延展到社区实践课堂中,2019年11月23日水西门社区组织20名青少年开展了“非遗传承.云锦之旅”少儿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活动第一站来到了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多媒体教学,互动体验三个部分的研学活动。讲解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参观馆内300余件珍贵藏品,通过文物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情况。同学们有幸现场观摩了古织机编织云锦的过程并对织手精湛的技艺赞叹不已。接下来,同学们来到展馆二楼的多媒体教室,通过图片、视频等电子教学手段,再现古代陆地、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与繁盛的三大阶段,了解中国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繁荣了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对中外文化、技术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最后的体验活动,是用珍贵且色彩艳丽的云锦布片制作贴画。在一双双小手的精心剪裁、拼贴与描画下,一幅幅独具创意的云锦贴画作品诞生了,孩子们满怀成功的喜悦,在寓教于乐中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下午,活动第二站来到了南京科举博物馆,由主馆、江南贡院南苑以及明远楼遗址区三大区组成。孩子们跟随讲解老师由下而上逐一进行参观。进入主馆依次参观序厅;第一展区“为国求贤”;第二展区“鱼龙变化”;第三展区“金榜题名”;第四展区“金陵佳话”;第五展区“源远流长”;尾厅。科举博物馆以“认识科举制度”、“探索科举制度的功能”、“体会科举制度的影响”、“启发观众的思考”四大主题为基础框架,以10000余件馆藏文物、互动参与的展陈设计、数字化的多媒体设备、高度还原的场景设计为有力支撑,将千年科举历史尽收其中。向观众展示科举制度的前世今生的同时,也在引领观众重新思考科举制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参观江南贡院,它始建于1168年(宋乾道四年),清同治年间,江南贡院达到鼎盛,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为再现昔日考试景观,馆内复建有考试时考生所用号舍40间。最后来到"明远楼"遗址区,它原为江南贡院的中心,也是贡院最高的一座建筑。科考期间,监临、骆试、巡查等官员昼夜登楼查望,"白天摇旗示警,夜间举灯求援",以防考生骚乱、作弊。明远楼两侧是碑廊,陈列着省级文物明清贡院碑刻20余块。其中有康熙御题碑、两江总督铁宝碑、重修扩建贡院碑等,是研究明清贡院建制沿革和科举情况的实物资料。参观结束后,孩子们在“明远楼”前合影留念,本次活动圆满落幕。
开展此次主题活动,进一步加深了辖区青少年对南京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观摩、学习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激励他们以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励志发奋学习,为中华之崛起不懈努力,成为国之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