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
发布时间: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列表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长虹路社区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八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虹路社区党委组织全体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6月28日在南湖影城观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举办一次特殊难忘的党组织生活会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在鲜艳醒目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大屏幕前,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红静简要说明了这次特殊难忘的党组织生活会暨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接着,举行了隆重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舒李淳带领全体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面向党旗肃立,庄严宣誓。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电影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向我们生动展示了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段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生动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至诚至真的深厚情感,热情颂扬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系人民、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电影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充分展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感人画卷,大力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以延安为代表的老区人民,始终永葆革命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之际,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回延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影片突出展现的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不断奋勇前进。

在延安时期的众多历史事件中,影片着重刻画了周总理与老百姓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情厚谊。1947年3月,敌军发动了对延安的进攻。在转移途中,周恩来不顾危险,帮助老百姓找回耕牛。1936年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临危受命前往西安,骑马途经一位姓曹的老百姓家时,最难忘记的是喝小米粥的情形。在1937年的劳山遭袭事件中,警卫员为掩护周恩来而不幸牺牲,周恩来回到延安后一直念念不忘,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把警卫员在清凉山上的坟墓找到……影片高度还原了这段历史,让观众深刻理解了周恩来同志与延安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感。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细腻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22小时里发生的许多故事。影片中,回到延安的周恩来总理总是眼含热泪,他惦记着延安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思念着他。在宴请延安的老乡时,周恩来总理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讲起当年的故事,又与老乡们一起蹲在地上吃小米饭。得知老乡们粮食短缺、生活拮据的困境,周恩来总理十分心痛。在离开延安前,周恩来总理特意叮嘱当地的干部,提出用三年时间改变延安的落后面貌、用五年时间让粮食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的想法,让延安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曹大娘家中,周恩来总理在昏暗的光线下帮她穿针引线,还把随身的眼镜送给了她。离开延安前收到了老乡送来的当地特产,周恩来总理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把这些特产折成现金付款给老乡。周恩来总理见到前来的知青们,特意鼓励他们要扎根延安,把延安建设好;离开延安时,周恩来总理让飞机在延安这片土地上空再盘旋一圈,只为多看一眼。

老一辈革命家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情拥戴。延安的老百姓主动前来把陷入泥潭的车抬出来;一位当地青年受老父亲的嘱托、从十几里外赶来给周恩来总理送来一袋大枣;曹大娘要拿出家里攒下的几枚鸡蛋给周恩来总理补身体;缺米少粮的老乡凑出半袋小米让周恩来总理带回北京……让人们明白了老一辈革命家对人民群众的质朴初心。影片还通过生活细节表现出周恩来总理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一面:他的衬衫领子磨烂了,不能用力清洗;脚上穿的袜子补了又补,脚趾和脚后跟等部位打着厚厚的补丁。

    不论历史走多远,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本色始终不变。抚今追昔,每一次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能获得砥砺前行的力量。通过举办党组织生活会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形式观看《周恩来回延安》电影,广大党员干部将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继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上新河社区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下一篇:艺苑社区举行庆七一表彰会暨“我的初...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